资讯中心
春节,亲朋好友难得聚在一起,推杯换盏自在情理之中。我国的饮酒特点是喝烈性酒、喝白酒比较多。天寒时,人们常常喝上几杯酒,来暖和身子。中国人无酒不成席的习俗,也让人们发愁。
今天小编来教你几招,让你喝酒少伤身!
喝白酒时少吃红油火锅、烤羊肉串等辛辣菜,它们会加重白酒的热性,出现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。
不与低度酒或饮料一起喝
很多人喝白酒时,喜欢再喝点低度酒或饮料,以为 这样可“稀释”酒精,降低“酒劲”。这种做法适得其反,不仅会导致酒精摄入过量,啤酒、可乐等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还会增强酒精对胃的伤害,迫使酒精很快进入小肠,加快吸收速度。
不与浓茶一起喝
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、血压上升,不但起不到解酒作用,反而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。
喝啤酒时,最好不要与海鲜、火锅汤搭配,否则啤酒中的维生素B1容易与海鲜中的嘌呤发生反应,导致人体血液中尿酸增加,容易形成结石或引发痛风。
少吃凉性食物
啤酒属凉性,如果再和黄瓜、苦瓜等凉性食物搭配,容易引起腹泻。
从口味上来说,葡萄酒不适合搭配辣菜,否则会使酒的酸味和涩味过分突出。除此之外,如果与大拌菜等含醋较多的凉菜同时食用,其口味会大打折扣。
喝黄酒最忌大口海喝,否则其中的营养物质难以被吸收。
黄酒与水果同煮,对身体有益。黄酒加话梅,养阴美容的作用显著,还能润肺护肝,缓解酒精对肝脏的伤害。若加桂圆、荔枝、红枣同煮能缓解月经不调、贫血、遗精和腹泻。
严重胃酸过多、胃溃疡、胃出血的人不适合饮用米酒。不过与鸡蛋同煮,再加入适量红糖,补血补气,是南方人给产妇做月子时滋补的传统食品。
春节期间,应酬无法避免,不如提早了解喝酒的正确做法,最大限度降低酒精对身体的刺激。
选择低度酒
在同等量下,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。
喝酒前垫个底
喝酒前要吃富含淀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垫垫底,但千万不要吃腊肉、咸鱼等。
温着喝伤害更小
在烫热过程中,甲醇、醛、醚类等有机化合物,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,同时乙醇也会挥发一些,使酒的浓度稍有降低,减轻伤害。
饮用过程多喝水
喝酒前,很多人会吃解酒药,对此专家表示,解酒药只能缓解酒后不适,并不能减少对肝脏的损伤。在喝酒间隙,不妨多喝白开水,加速酒精从尿液中排出,减少肝脏负担。
小口喝不易醉
喝酒要慢些,小口喝,一通猛灌不仅易醉,而且对呼吸道、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。
餐后水果选西瓜
在餐后上果盘时,也许你已吃不下其他东西了,但西瓜要尽量多吃,帮助酒精排出。
醉酒喝杯蜂蜜水
倘若喝得不舒服了,甚至醉酒了,可以喝点蜂蜜水、果汁、番茄汁或芹菜汁,或吃点新鲜水果。
提前想好“拒酒词”
别人盛情相邀,生硬拒绝确实很伤感情。不如动动脑筋,智慧应对别人的劝酒,比如可以尝试告诉对方:“只要感情到了位,不喝也会很陶醉”等等。
特别提醒:如果有脸色不好、肝区不适、肚子胀痛等症状,可能是酒精伤肝的表现,应到医院及时检查。
春节期间应酬多,肝脏最易受伤。保肝、护肝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。枸杞的性味甘平,中医认为,它能够滋补肝肾, 吃枸杞能够帮助排肝毒。